• <strike id="egrh2"><sup id="egrh2"></sup></strike>
    1. <pre id="egrh2"><em id="egrh2"><kbd id="egrh2"></kbd></em></pre>
    2. <thead id="egrh2"><address id="egrh2"></address></thead>

      <object id="egrh2"></object>
        <pre id="egrh2"><nobr id="egrh2"><kbd id="egrh2"></kbd></nobr></pre>
      1. 您的位置:首頁 > 房產頻道 > 特別關注>正文

        貴州茅臺中端產品零售價腰斬 數億補貼經銷商

        時間:2013-09-03 17:22:41    來源:【】    瀏覽次數:    我來說兩句() 字號:TT

           在白酒業進入深度調整期,貴州茅臺(600519.SH)也開始想方設法向市場要銷量。

           近期,貴州茅臺開始對旗下的“腰部產品”漢醬和仁酒的零售指導價進行調整,漢醬的零售指導價從799元下調到399元,仁酒的零售指導價則從599元下調到299元。上述兩款產品是貴州茅臺在2011年推出的新品。

           《頂端財經日報》昨日獨家獲悉,為了彌補降價后對經銷商帶來的損失,貴州茅臺將斥資數億元對2012年后進貨的漢醬和仁酒經銷商進行補貼,目的是讓經銷商不虧損。

           白酒營銷專家晉育峰對記者說,這是白酒業多年來不多見的調價幅度。

          補貼經銷商

         

           實際上,貴州茅臺此次補償決策在上述產品降價后不久即已開始醞釀,并在本月初正式作出決定,近日向經銷商下發了通知。

           “培養消費群體是現在和未來的重要選擇。”一位熟悉貴州茅臺的業內人士表示,價格調整后,貴州茅臺已幾乎沒有利潤可賺,此舉應是出于希望盡快做大做強醬香型中低端產品,培育、擴大醬香型產品消費群體的考慮。

           而在今年5月的貴州茅臺年度股東大會上,貴州茅臺董事長袁仁國表示,公司對茅臺系列酒提出薄利多銷的策略,只保5%以上的利潤,此前,系列酒要求保證利潤18.3%。

           上述人士表示,2011年是白酒業行情好的時候,仁酒和漢醬的價格體系也是在那時候確定的,即使這樣,因為市場投入很大,貴州茅臺也沒有太多利潤。據記者了解,這兩款產品的出廠價也都進行了下調。

           有業內人士認為,通過更換包裝的方式降價可能比直接降價要好。白酒營銷專家、九度營銷機構董事長馬斐說,不是很理解如此大的降價幅度,因為降價也存在量仍然上不去的風險。

           “茅臺做腰部產品的成功難度本身比地產酒要大得多。”晉育峰對記者表示,首先,茅臺經銷商和廠家自身的營銷能力主要體現在高端主產品上;其次,茅臺的腰部產品與地方品牌正面競爭先天難度就很大,不具備團隊、經驗、組織架構上的優勢,茅臺的系列酒過去主要由經銷商采取當地總經銷運營,“經銷商在產品的投入力度、持續性和地方品牌是沒法比的”。

           晉育峰認為,正是因為這一原因,過去茅臺做腰部產品幾乎沒有成功的案例,這次漢醬和仁酒降價后,對產品的長期銷售推動還有待觀察。

           2011年年初,茅臺53度迎賓酒、53度王子酒零售價由此前的78元、138元漲到109元、199元,漲幅將近50%。但其后這些產品在部分區域出現了動銷不佳等情況。本報曾報道,有經銷商在2011年的秋季糖酒會舉行的“貴州茅臺四個總經銷產品經銷商懇談會”上抱怨,提價后的價格定位已經和當地的“西鳳酒15年”差不多。

           亦有業內人士認為,前些年飛天茅臺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供不應求、零售價格步步上漲,一噸酒利潤可高達200萬元,目前茅臺相當部分的經銷商不適應新產品的運作。

        請選擇您瀏覽此新聞時的心情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本文共有人參與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伊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