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最近,日本政府設立“奶爸企業獎”這一消息,在日本成為熱門話題。據日本《時事通信》報道,日本厚生勞動。ü芾韲裆罡@U辖】档鹊恼块T)7月9日宣布稱,為了表彰那些給男性職員休產假的企業,政府決定設立“奶爸企業獎”。凡是擁有1名以上請過產假的男性職員,其所在企業均可于最近報名參選。厚生勞動省將于今年10月舉行“奶爸研討會”,并在會上頒獎。
毋庸置疑,日本政府的這種做法是為了鼓勵男性參與育兒活動。在日本,育兒問題一直是家庭乃至社會面臨的一大難題。由于日本大都是“核心家庭”(父母和一個孩子組成的三口小家庭模式),老人很少與已婚的子女住在一起,也很少過問其家務事。這和中國老人幫忙帶孫子截然相反。而且,日本家庭傳統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內”,妻子無法指望老公幫忙帶孩子,只能靠自己,甚至可能要放棄自己的事業。長期以來,育兒的負擔全部壓在女性這一邊,使得很多年輕母親在產后,患上抑郁癥,甚至精神崩潰。
而許多歐美國家,早已將男性休產假寫進法律。瑞典法律規定,所有有工作的父母每生育一個子女都享有16個月的帶薪產假,期間的費用由國家和雇主分攤;挪威夫婦則享有47周的產假。
如今,日本政府也開始鼓勵男性加入育兒活動。不僅是希望日本男性能幫妻子一同撫養孩子,同時,日本也在全力改善外國人評價日本男子“女性化”的客觀事實。日本的孩子一直都由母親一手帶大。父親平時早出晚歸地工作,只有周末在家,所以,“星期天爸爸”這個稱呼,曾在日本風靡一時。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很有限,孩子的性格、世界觀等,基本都是在母親的教導下形成的。很多男孩無法直接學習到男性應具有的勇敢、堅強、負責任等品質,在觀察和理解世界上也缺失男性理智的一面。
父母本來各代表這個世界的一半,在雙親共同撫養下成長的孩子,才會更聰明、外向、適應能力強,長大后對自身也具有強烈的道德約束。日本政府希望通過此舉,讓日本的孩子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