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馬化騰說得最多的兩個字就是“顛覆”。對于互聯網行業,他說,“移動互聯網不僅是PC互聯網的延伸,更是一個顛覆”。
從去年7月開始,手機網民數已經超過PC端網民,今年甚至有70%多的流量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是全新的,游戲、O2O、移動支付、廣告的空間很大。
對于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影響,馬化騰用了“顛覆”二字,“有了互聯網,每個行業都可以把它變成為工具,都可以升級服務。有人稱之為改良,我覺得改良肯定不行了,一定要有顛覆。”
馬化騰說,互聯網已不再是新經濟,它是主體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實體、個人、設備都連接在一起。”
“互聯網改變了音樂、游戲、媒體、零售和金融等行業,未來互聯網將改變每一個行業,傳統企業即使還想不出怎么去結合互聯網,但一定要具備互聯網思維。”馬化騰如是說。
雖然騰訊目前市值過千億美金,但在馬化騰看來,這也是一個值得警惕的信號,很多企業就是過千億美金市值如日中天的時候,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所謂的顛覆,是讓你之前的產品和服務受到很大的挑戰”,馬化騰從諾基亞、黑莓的案例悟出,巨型企業要時時有危機感,騰訊因此成立了能夠打敗現有產品的團隊,微信即是騰訊內部團隊競爭的結果。騰訊會讓公司內部不同工作團隊研發可能顛覆自己的新產品,讓它們互相競爭,贏家勝出。
“坦白講,微信這個產品出來,如果說不在騰訊,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話,是在另外一個公司,我們可能現在根本就擋不住。”他毫不諱言,騰訊如果沒有微信,可能是一場災難。
4G時代網絡“車道”更寬了
年底工信部發了4G牌照,馬化騰認為,4G對互聯網公司和移動互聯網公司是非常好的機會。“網絡就像電網,4G像是高架電網——可以將能量信息傳輸得更快、更遠,這對于產業的提升非常明顯。”
半年前,曾有質疑聲說微信占用了運營商的網絡“車道”,影響正常人的行走。馬化騰表示,“我們當時壓力很大”。
在他看來,3G的網絡很快,但“車道”不夠寬,如今4G來了,網絡升級換代,可以更好地釋放互聯網企業的壓力。
4G讓移動網絡有了更高的速度和體驗,讓高速的網絡連接可以“隨身攜帶”。馬化騰表示,“手機某種程度上是人類器官功能的延伸”,麥克風、傳感器,就像人的眼、口、鼻。但如果連接這種“延伸”的網絡很慢很弱,就像胳膊很細,無法驅動拳頭做事情。馬化騰把4G比作“更強壯的胳膊”,可以讓電子工具發揮更大作用。
O2O圈入千萬商家
目前,微信正在發力O2O(線上對線下)電商布局,打算把線下商家都圈到微信平臺。中國線下商家幾千萬,是淘寶天貓平臺賣家的幾十倍,光靠騰訊一家去跟這么多商家談合作,顯然是不可能的。
“一家做的速度太慢了,不如放開一點把它介紹給別人,讓他們去做”,馬化騰確定的微信電商接入的大方向是開放,但擺在他面前有兩個問題。
“一是內部的人有時候不該他做的他搶,我們要適當解決;第二是開放之后,也可能有不公平,這個是挺為難的,但我覺得要慢慢摸索,一步步去做。”
在馬化騰看來,如果內部人非要先嘗試去做,就要劃出界限,以免一頭走到黑沒做好浪費經費成本,還不如包給外面的人做。但開放出去的話,要保證不亂套,還要保證公平。
“我們摸著石頭過河,現在要表態開放我沒準備好,我覺得貿然開放的話大家都把這個東西搞亂了”,馬化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