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egrh2"><sup id="egrh2"></sup></strike>
    1. <pre id="egrh2"><em id="egrh2"><kbd id="egrh2"></kbd></em></pre>
    2. <thead id="egrh2"><address id="egrh2"></address></thead>

      <object id="egrh2"></object>
        <pre id="egrh2"><nobr id="egrh2"><kbd id="egrh2"></kbd></nobr></pre>
      1. 您的位置:首頁 > 娛樂頻道 > 音樂 > 音樂評論>正文

        今夏臺灣金曲獎 “阿黛爾”大戰“艾薇爾”

        時間:2013-09-07 11:30:38    來源:平涼視窗    瀏覽次數:    我來說兩句() 字號:TT

        [導讀]男歌手競爭總是比女歌手激烈,因為華語女歌手歷來的差異性,似乎總是不如男歌手那么多,不僅唱作歌手并不占太大比重,就算是在偶像層面,也總是不外乎玉女、國際天后這樣的模板。

        今夏臺灣金曲獎  “阿黛爾”大戰“艾薇爾”

        金曲獎最佳女歌手提名者

        海南網娛樂訊(文/愛地人) 7月6日,第24屆臺灣金曲獎的頒獎典禮,就將在臺北小巨蛋拉開帷幕。雖然,這幾年對于金曲獎的爭議層出不窮,但你依然必須承認,臺灣金曲獎直到目前為止,依然是兩岸三地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音樂頒獎禮。這一點,不僅內地的頒獎禮做不到,甚至就連擁有四大頒獎禮的香港流行樂壇也做不到。前者直到目前為止,都缺少一個具有標桿意義的音樂獎項,后者則和港樂的沒落成正比。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臺灣金曲獎的結果連續幾年受到爭議,除了整個樂壇大環境的低迷,樂迷審美分流的趨勢越來越嚴重之外,又何嘗不是因為內地和香港樂壇,缺少能夠扛起華語流行音樂頒獎禮的現狀有關呢?!

        而每年的臺灣金曲獎,最受關注的,恐怕當屬“最佳國語男歌手”和“最佳國語女歌手”兩個獎項。雖然,“最佳年度歌曲”和“最佳國語專輯”也分量十足,但相比歐美地區的音樂獎項,由于華語歌迷的音樂專輯文化,還不夠有傳統,而對于“最佳年度歌曲”更是各有心水。因此更多的還是會將目光投射到人的身上,追星、聽樂、看頒獎三不誤。

        在“最佳國語男歌手”和“最佳國語女歌手”這兩個獎項中,歷來前者的競爭總是比后者激烈,因為華語女歌手歷來的差異性,似乎總是不如男歌手那么多,不僅唱作歌手并不占太大比重,就算是在偶像層面,也總是不外乎玉女、國際天后這樣的模板。

        不過,今年臺灣金曲獎的“最佳國語女歌手”,不僅從陣容名單上來說,競爭異常激烈,就算從提名的六位女歌手的差異性上,也是近年來比較大的。從屬地來講,林憶蓮(微博)、鄧紫棋(微博)盧凱彤(微博)都來自香港,家家、蔡依林(微博)和徐佳瑩(微博)則出自寶島臺灣。其實前者陣營能夠因為國語專輯(或者以國語為主體的專輯)入圍,本身也說明了目前臺灣流行音樂在華語樂壇的中心地位。而從音樂類型來講,這六名提名的女歌手中,既有唱功派的林憶蓮和家家;也有文藝唱作范兒的徐佳瑩、時尚唱作范兒的鄧紫棋,以及流行天后蔡依林和偏搖滾卦的盧凱彤。再從年齡分布上來講,則林憶蓮明顯是從港樂黃金時代走來的老將,蔡依林則是中生代的佼佼者,鄧紫棋、盧凱彤和徐佳瑩又都屬于名聲早已在外的老新人,而家家則是同時入選“年度最佳新人”的真正新人。無論從曲風還是新老交替的角度,今年的“最佳國語女歌手”獎項,都會是近十年來臺灣金曲獎爭奪最激烈的一次。

        在這個名單中,家家的入圍很值得關注,畢竟,她還同時入圍了“年度最佳新人”。在這個需要資歷的入圍名單里,也就顯得特別“另類”。不過,從音樂的角度說家家是新人,又顯得不太公平。聽她唱《靈魂化石》這樣的作品,很明顯可以感受到她把握歌曲的韻味,已經到了一種非常從容和成熟的程度,聽起來哪里像一位新人?倒像是一名游歷歌壇的老江湖。即使在資歷上,可能會有人對她獲得今年金曲獎的“最佳國語女歌手”不抱太大希望,但不要忘記,在第11屆金曲獎上,陳建年可是從張學友、陶喆(微博)王力宏(微信號:wlhmusicman)手中,搶到了“最佳國語男歌手”獎,在這之前,又有誰會看好陳建年?一切,總是皆有可能。

        當然,幾位提名歌手里,最重點值得關注的,還是代表唱作系、同時又在主流樂壇極具影響力的兩位新人徐佳瑩和鄧紫棋。應該說在這幾年的華語樂壇,女歌手能寫會唱,已經不算是一種特別的功能,甚至像八十年代那樣可以炫耀的資本。甚至很多偶像級女歌手,偶爾也會真真假假的來那么一兩首作品,以至于讓唱作女歌手這樣的文案推廣語,顯得更言之鑿鑿和有底氣。

        不過,真正意義上來講,唱作人概念還應該是那些具有完整音樂體系,具有創作整張專輯實力的歌手,甚至還能在完成自己的本業之外,兼顧到為其他歌手友情操刀,拓展自己創作體系的。從這一點上來講,曾經的金曲歌后蔡健雅(微博)是標準的唱作女歌手,而入圍本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的徐佳瑩,絕對當之無愧。

        對于徐佳瑩來講,臺灣金曲獎的舞臺其實早已經不陌生。她不僅作為嘉賓頒過獎,還在三年前的第21屆金曲獎上,拿到了一生只能拿一回的“年度最佳新人”。和國內目前大多數新人都出自選秀舞臺一樣,徐佳瑩同樣出身于“超級星光大道”,一曲結合歌仔戲的《身騎白馬》,既不嘩眾取寵的玩周董式的中國風,也不一味強調國際化,但卻憑借著傳統與現代、優雅與動聽的融合,給臺灣流行樂吹來了清新卻毫不做作的清風。

        要說徐佳瑩的唱作特點,就是在秀與唱之間,完全遵循于后者。她并非是為了歌而唱情歌,而是把自己的情順其自然成了歌。沒有風格就是她的風格,但由于作為個體的她、她的經歷、她的情感的獨一無二性,反而讓心與曲同步的作品,同樣棱角分明、個性獨特。而扎實的音樂功底,也賦予了徐佳瑩的音樂以開放性,即使是一首小情歌,也能于副歌部分爆發出大能量。一洗那些文藝女歌手自閉、糾結情緒,表現在音樂上的蒼白無力。將情緒最終通過旋律變成沖擊力。

        徐佳瑩的唱作風格,也很容易讓人聯想近幾年風頭很勁的英國女歌手阿黛爾。阿黛爾究竟為何能紅遍全球?有人會說這是XL這樣的獨立唱片公司推廣有方;有人會說是因為阿黛爾極富感染力的復古氣質;也有人會說是因為她那把獨特的煙熏聲線。但很多人忽略的一點,卻是在這個復古和煙熏嗓早已經滿大街都是的年代,憑什么是阿黛爾上位呢?問題的關鍵,當然還是歌曲本身的動人,以及女性特質在音樂里的完全釋放。在這個穿著人皆中性,情歌不分男女的時代,突出了女人“獨有的天真和溫柔的天分”。在工業情歌和中性情歌過多的時代,自然就會被吸引、有共鳴。

        從這個角度來看,徐佳瑩同樣在某種程度上,與阿黛爾有了極其相似的創作氣質。阿黛爾有《Rolling In the Deep》,徐佳瑩有《你敢不敢》;阿黛爾有《Some One Like You》,徐佳瑩也有《不難》。歌手與歌手的相通,有時候并非僅僅只是音樂上的形似,更多的還是靈魂氣質上的異曲同工。所以,阿黛爾在英國和國際都獲得了成功。徐佳瑩同樣在華語樂壇,以及金曲獎上得到了雙重認可。而她更成為華語女唱作人新時代的一個標志性歌手。

        作為過江龍的鄧紫棋,則無疑已經是華語樂壇90后歌手陣營的佼佼者,在許多90后歌手尚在尋找某個選秀節目平臺,為了上位擠破腦袋的時候,年僅18歲的鄧紫棋,就已經登上了香港紅磡體育館的舞臺,并成為紅館歷史上開個唱最年輕的一位歌手。

        鄧紫棋的成功絕非偶然,甚至可以說是必然。出生于上海的她,由于能夠熟練運用粵語和國語,所以從一開始就避免了許多香港歌手,始終無法打通國語市場的硬傷,從而可以在香港、臺灣和內地三大市場同時游刃有余。

        而作為一個在新時代長大的歌手,鄧紫棋既有從小打下的科班根底,又接受完全國際化的音樂熏陶,這就讓她身上的國際化音樂氣質,完全不需要通過唱片公司的包裝和定位來完成。當國際化成為鄧紫棋的本色,她的音樂不僅符合當代年輕歌迷的口味,甚至也為她未來真正國際化的擴張,留下余地。更重要的是,5歲即開始創作的鄧紫棋,因為自小的音樂功底,也讓她可以有足夠的技術,保證自己音樂創作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搖滾時就如同艾薇兒(微博),藍調時就如蕾哈娜(微博),尤其是音樂里的那種張力、自信,甚至霸氣,更是同時代的女歌手,暫時很少能夠匹敵的。當然,對于目前的鄧紫棋來講,她的個性張揚氣質,以及節奏上的濃墨重彩,也讓她更多吸引的是年輕歌迷,相對于徐佳瑩音樂的普羅傳唱性,市場更精準但也有一定限制。

        如果說鄧紫棋的音樂能夠讓人想起十年前的艾薇兒的話,那么鄧紫棋如今在華語樂壇受眾群的影響力,就相當于Justin Bieber對于美國90后歌迷的統治力。當徐佳瑩的靜遇上鄧紫棋的動,一靜一動之間,也讓今年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的爭奪,又優雅又霸氣,既性感又內秀

        請選擇您瀏覽此新聞時的心情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本文共有人參與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伊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