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這70個城市房價總體處于上漲趨勢。
70大中城市房價69個上漲 一線城市房價超紐約倫敦
7月70個大中城市中,有69個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不含保障房)同比上漲。其中,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的漲幅均超過16%,繼續領漲全國。北京則以18.3%的漲幅連續多月成為領跑者。唯一一個房價同比下跌的溫州,正是近期松綁政策的城市。
新京報報道稱,根據IMF測算,中國人均收入尚不及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超過了紐約和倫敦。如果房地產價格泡沫破裂,不僅會因巨額不良貸款而損害金融業的正常運行,而且也會對實體經濟和國家財政造成破壞性沖擊。
倫敦成中國買家海外房地產投資首選
經濟參考報報道,商業地產服務公司仲量聯行日前發布的海外住宅投資市場分析報告,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多重因素的催化下,中國高凈值人群開始更多將目光轉向海外住宅市場以實現資產保值和增值,而英國倫敦等地以其適合居住、回報穩定和服務完善等特點,成為海外住宅投資熱門目的地。
近幾年,隨著資本國際流動的不斷增強,中國高凈值人群跨境多元化配置需求日益顯著,境外投資增長較快。仲量聯行預計,2013年境外投資的增速將與2010-2012年持平,保持在30%左右。而中國高凈值人群境外投資的目的地將更加多元化,投資幣種和產品種類也將更加豐富。
在境外投資中,房地產一直是中國高凈值人群青睞的主要投資產品。一方面,國內住宅限購政策對投資性需求抑制以及股票市場持續低迷,高凈值人群希望能在海外市場尋求更多投資機會;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也帶動了海外住宅投資熱潮,使其成為最佳的外匯儲存方式。以英鎊為例,人民幣兌英鎊的匯率相比于2005年升值了30%左右,相當于在英國買房的房價隨之下調30%。此外,優質教育環境、舒適居住環境、永久產權或可高達999年的長期租賃產權、保障財富安全均是高凈值人群考慮投資海外住宅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中國高凈值人群海外住宅投資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澳洲和英國倫敦等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內的住宅增值空間十分廣闊。例如,在過去的15年間,英國全國的平均房價已上漲了177%,而倫敦的房價增幅15年間更是高達276%。另外,相比于國內30%-50%的首付規定和較高貸款利率,海外住宅的首付金額最低僅為25%,較高貸款可達總房款的75%,貸款利率較低,后期升值空間也較為可觀。
報告指出,英國倫敦作為中國買家投資海外住宅的首選城市,一直維持著強勁的增長態勢。海外尤其是中國買家在倫敦市場可享有一些有利條件,使其成為規避風險和獲取利益的最佳選擇。這些有利條件包括:海外買家持有及轉手房產均不設限制;人民幣兌英鎊的匯率優勢可使得中國買家節省近三成的購房成本;海外買家無需支付房產稅、資本利得稅(增值稅),使投資收益最大化;海外買家可申請購房貸款,利率低至3%,貸款比例高達75%;租賃市場表現強勁,租金收益率高;大部分房屋可擁有永久產權或長期租賃產權;完善的法律、稅務及簡單便捷的購房體系,使海外投資者在國內即可輕松購買倫敦物業。
報告分析認為,目前在倫敦中心地區購置物業的買家僅有30%是英國投資者,其余70%為海外投資者,其中亞洲投資者的占比接近35%。在這些亞洲買家中,年齡在40歲以上的買家約占到84%;從職業來看,來自金融行業的買家占比較高,約為23%;而買家以投資為目的買入后出租的占比高達85%。